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精神底色,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文明氣質。
南湖區入列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打造精神文明高地領域”首批試點近一年來,重點圍繞共同富裕示范區的典范城市建設“7+1”專項行動和共同富裕示范區之首善之區建設“2+10+N”工作體系,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為出發點,積極促進“兩個文化”交相輝映、融合發展,著力打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先行示范,以精神文明之筆,描繪紅船起航地共同富裕新畫卷。
精神鑄魂
夯實推進共同富裕的精神底座
“一葉小紅船,駛在南湖邊,青青草地藍藍天等待那彩虹出現……”生動的歌詞、悠揚的旋律,百年流光,一曲《一葉小紅船》紅遍了嘉興人的朋友圈。而曲子的創作者是南湖區的兩位少先隊員。
今年1月,南湖區“紅船精神進校園”作為全省黨史學習教育典型案例,成功入選省《黨史學習教育百法百例》一書,這是南湖區蓄力打造精神文明高地的階段成果之一。
提及紅船,南湖人心頭總會涌起一股澎湃之情。紅船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滋養著這座城市,也激勵著南湖人不斷奮勇前行!白鳛橹袊锩t船起航地,如何讓‘紅色根脈’在弘揚與傳承中永續,在共同富裕中實現精神富有,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蹦虾䥇^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
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基礎上,今年初以來,南湖區深化理論鑄魂、溯源、走心工程,發揮南湖紅船精神研究會、黨的建設研究會等作用,用好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等調研基地,打造理論研共體,做好紅色文化傳承研究;突出南湖理論研究“紅船味”,實施紅船精神“課題立項制”科研激勵辦法,開展《紅船精神在南湖的實踐(2022)》系列專題課題研究;持續深化紅船精神“七進”工程,把黨的好理論、好政策、好故事、好經驗送入尋常百姓家,持續構建紅色精神譜系,不斷鑄牢南湖人的“根”與“魂”,努力塑造具有南湖辨識度的“船·揚文明”品牌,夯實推進共同富裕的精神底座。
精神引領,凝聚起在共同富裕新賽道上領跑示范的磅礴力量。3月啟動的“共同富!で嗄暾f”——南湖青年學習、調研和宣講活動接連掀起熱潮,在“共同富!鼻嗄曷搶W、“我身邊的共富故事”主題調研、“共同富!で嗄暾f”團隊宣講等子活動中,廣大南湖青年用多樣形式挖掘身邊的共富精彩。
湘家蕩抓好農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農業數字化工廠實現田里有“數”,譜寫出新時代的共富好聲音;余新鎮的新農人陳強根多年來在農田中堅守初心,努力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如今,他手下的1.9萬畝農田,糧食生產已然實現全程農業機械化,成為全新的現代農業畫卷;“鳳桃夜話”在農家小院娓娓道來,鄉賢、村民圍坐一起,聆聽桃源新城物質富裕、精神富有的更好路徑……一個個典型示范,推動南湖區共富事業蓬勃發展。
文化潤心
描繪紅船旁精神共富的美好畫卷
文化潤心,文化惠民。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也是推進精神共富,打造精神文明高地的題中之義。
“悠悠書韻潤南湖,精神共富筑高地!苯柚澜缱x書日的東風,南湖區第十八屆讀書月活動飄起書香;顒又荚诩訌娙耖喿x指導服務、豐富全民閱讀內容載體,提高城市文化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持續推動書香南湖建設,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之首善之區和打造精神文明高地注入強大精神動力和文化力量。
據悉,該系列活動將持續到10月底,共設置了“書香進機關”“書香進社區”“書香進校園”“書香進網絡”“書香進企業”“書香進農村”六大板塊,每個板塊又包含了不同的書香活動。比如“書香進社區”專題活動中,全民終身學習推廣活動將開展微信讀書、數字化閱讀等活動,意在營造全民參與、全民閱讀的濃厚氛圍;“鳥巢書屋”全民閱讀公益項目將在多個住宅小區設置“鳥巢書屋”,以圖書漂流、書友交流、書籍捐贈和志愿服務等常態化服務,培養閱讀意識,增進睦鄰關系;另外,我和“閱讀”有個約、“E嘉書房”共享悅讀等活動將在建設、新嘉等街道舉行,引導更多人愛上閱讀。
服務群眾的精神文化“大餐”不止一道。今年初以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南湖區線上、線下雙向發力,豐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在鳳橋鎮聯豐村文化禮堂上演的“紅船頌南湖情”紅色經典戲曲迎新晚會,12首戲曲聯唱,盡展“千年古城,紅色南湖”文化魅力;第五屆南湖創意文化節暨文化創意設計大賽落下帷幕,第六屆南湖創意文化節接著啟動,持續傳遞“文匯南湖畔、創意向未來”的文創理念;還有線上舉辦的2022南湖桃花節,帶著市民、游客來一場別開生面的“云”賞花之旅,看鄉村振興、攜手共富的南湖實踐……
想群眾所想,多元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南湖區加快構建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聚力打造“一帶三館三中心N驛站”文化陣地網絡,高水平建設環南湖紅色文化核心帶,加快建成圖書館、檔案館、大運河數字詩路e站科技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南湖文化藝術中心、中國革命精神展示中心“三館三中心”,串聯詩路e站、紅廉館、智慧書房、農家書屋、禮堂家園等N個“文化驛站”,全力打造“10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讓紅船旁百姓精神共富的美好畫卷更靈動寫實。
文明有禮
擦亮文明典范的共富“金名片”
“左手防疫、右手文明”,5月9日、5月10日,不少南湖市民有序進行核酸檢測時發現,手上的采樣憑證卡隱藏著文明“小驚喜”。
比如,新興街道的采樣憑證卡上,印著文明有禮的宣傳語,引導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踐行“敬有禮、學有禮、信有禮、親有禮、行有禮、幫有禮、儀有禮、網有禮、餐有禮、樂有禮”的文明好習慣。新嘉街道則把“今日隨手公益”邀請印在采樣憑證卡上,在打掃一次自家樓道、清理一次門口小廣告等“隨手”文明邀約中,引導更多居民參與到文明行動中。
“以助力全市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為主線,我們希望通過一扇扇文明小窗口,營造全域文明創建的濃厚氛圍,擦亮文明典范的共富‘金名片’!眳^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
響應推進“浙江有禮”省域文明新實踐的要求,南湖區正細化落實《“浙江有禮·首善南湖”文明新實踐實施方案》,以人的現代化為核心,加快推動全體南湖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心健康素質顯著提升,“勤善和美、勇猛精進”的新時代嘉興人文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每一位南湖人成為首善南湖的代言人和受益者,“南湖有禮、從我做起”成為全體南湖人的行動自覺,讓南湖大地呈現正氣充盈、彬彬有禮的幸福圖景。
近年來,南湖區立足打造“最美南湖人”品牌,加快建立健全道德模范、好人禮遇幫扶機制,推動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新風尚。涌現出了朱麗華、朱水源、袁均祥、楊玉英等一大批道德典型人物,其中盲人中醫師朱麗華獲評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截至目前,全區共入圍“中國好人”7人,入選“浙江好人”36人、浙江省道德模范3人。
不僅如此,南湖區還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與基層社會治理相結合,深度融合“網格連心、組團服務”工作機制,在全省率先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四級陣地“四員”隊伍,推出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依托“微網格”輸送“大服務”,全面推進各類志愿服務資源下沉,構筑起“志愿服務在網格”南湖模式。
目前,全區已累計支出資金100余萬元,培育和扶持了“南湖槳聲”、愛心車隊、鑰匙幫、一杯豆漿的溫度等50余個志愿服務精品項目,點亮微心愿700余個,受益人數超30萬人次。
今年3月4日,南湖區發布“打造精神文明高地”志愿服務特色品牌矩陣,全域覆蓋的11個志愿服務特色品牌,將打造“紅色志愿之城”、繪好共同富裕新圖景推向新的高潮。
找準共富跑道,聚焦精準觸達,南湖區正著力深化“1所2站3點”文明實踐精品線,形成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核心,湘家蕩、余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兩翼,由橋村、竹林村、普光村、聯豐村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為矩陣的集群。同時,全區打造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基金3.0版本,建立“1+11+X”的網狀式架構,最大程度地發揮公益公募優勢;實施精品項目扶持培優,走出一條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關愛互助、共建共享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