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評|讓“順其自然”的光點亮漫天星火

連續第23年!這份帶著些神秘感的溫暖如約而至。11月22日上午,“順其自然”再次向寧波市慈善總會捐款105萬元,23年累計捐款達1363萬元。幾十年如一日,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感動了中國,也激蕩出更多的善和愛。
22日上午,一封厚厚的掛號信放在了寧波市慈善總會收發室里。白色的信封、娟秀的字跡,署名是“順其”,落款地址依然是不存在的寧波市中山路1號。就像老朋友之間才有的默契,所有人得知消息后都會感嘆一句:“他(她)又來啦!”也許這份默契中還難免有一絲好奇,但是更多的是感動和敬佩。不僅僅因為每次出手都是百萬元人民幣左右的“大手筆”,更因為連續23年不間斷的堅持。善貴恒久,善行有時確實需要一種道德沖動,需要“路見不平一聲吼”的激情,但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更加可貴。這完全是發自內心的扶危濟困,沒有任何的名利之念,是一種高尚的道德自覺!绊樒渥匀弧彼膫字,已經成為善行浙江的一塊“金招牌”。
不僅僅是“順其自然”,這些年來類似“善與愛”的故事在浙江頻頻上演。溫州一位鄉村醫生,自2002年開始,每年以“蘭小草”匿名捐款2萬元,直到2017年去世,14年來沒有中斷。直到他去世以后,家人才揭曉真容,他名叫王玨,一直在海島上艱苦工作。善行浙江不僅有耀眼的“點”,更有扎實的“面”。根據省民政廳數據顯示,目前浙江慈善事業各項指標均處于全國前列。全省共有登記和認定的慈善組織1056個,居全國第二;全省慈善信托規模達10.82億元、注冊志愿者有1724萬人,均居全國第一。
對于我們普通人而言,每當看到“順其自然”這樣的新聞,除了“圍觀”“驚嘆”,更應被感召和點亮。善行不能僅僅靠少數人的力量,否則只會是夜空中的幾點星火。只有全社會共同參與和帶動,才會形成漫天星光。帶動更多的人主動加入善行的行列,這也許也是“順氣自然”們最大的心愿。盡管每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每一份愛心的價值都同樣珍貴。當“善”的基數越來越大,“善”的熱量值和輻射力也將越來越大,我們的社會自然會越來越和諧美好。
面對共同富裕的新探索,慈善被賦予了更大的空間。慈善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助推社會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浙江已將“全面打造‘善行浙江’”列入《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實施方案(2021—2025年)》,未來將通過進一步落實慈善稅收優惠政策,完善慈善褒獎制度,引導慈善資源助力落后地區和困難群眾共同富裕。慈善事業對社會互助形態的形成、縮小貧富差距、促進財富的第三次分配以及社會的和諧,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相信有“順其自然”這樣的善行“大咖”、有精密完善的頂層設計、有千千萬萬普通人的八方助力,善和愛的暖意一定會在浙江大地上持久涌動,“共同富!钡哪繕艘欢〞颉吧啤备沓缮。